2015年1月22日 星期四

北區醫院緊急手術「死得人多」

文匯報

香港文匯報訊(記者 翁麗娜)醫院管理局昨日發表最新一期「手術成效監察計劃」,分析2013年7月至去年6月,本港17間公立醫院的外科手術成效,發現北區醫院在緊急手術方面表現最差,實際死亡人數較預期多出24%。醫管局手術成效監測計劃總監賴寶山估計,與跨境長者病人增多,加上醫生人手未能應付有關。醫管局表示,會實地 到醫院視察,並參與死亡案例的檢討會,希望可改善問題。
根據最新「手術成效監察計劃」,北區醫院在13間提供緊急手術醫院中,首次排榜末,亦是唯一一間醫院 在有關方面被評為表現遜色。北區醫院去年緊急手術的實際與預期死亡率達1.24,即評估風險因素後,每1,000名病人預期有100人死亡,但實際上有 124人死亡,表現遜於預期。

病人稱住上水 問診揭居內地 

賴寶山認為,北區醫院不時接收居於深圳的緊急求診個案,當中多數是長者。該些個案多數來港求診時,病情已很嚴重,死亡風險增加。他又指,醫院未能提供跨境病人確實人數,因為病人看症都報稱住上水,醫生問診時才知道他們居於內地,跨境來港看病。

非緊急手術 聯合最「水皮」

非緊急手術表現方面,報告提到,九龍東醫院聯網「龍頭醫院」基督教聯合醫院表現最遜色,亦是首次排行榜末。醫管局表示,未能評估聯合醫院表現欠佳原因,需待該醫院完成整年流程回顧才能了解。
緊急手術表現則由瑪麗醫院「大熱」榮膺最佳,非緊急手術就由東區醫院稱冠。醫管局強調,並非要設「龍 虎榜」,而是希望為不同公立醫院監察手術質素。賴寶山表示,為提升手術成效,醫管局未來會增加專科醫生參與大型緊急手術比例;增加急症手術時段;成立外科 質量及安全組;以及檢討個別病例治理。
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,聯合醫院及北區醫院服務的當區病人大多較貧困,平日接受醫療服務機會較少,引致發病時通常較嚴重。醫管局向該兩間醫院提供的資源又較少,可能導致資深醫生不足及病人輪候手術前服務時間較長,都是死亡率較高的原因。
至於連續5年俱在緊急及非緊急手術表現最差的屯門醫院,今年則俱被評分合格。該院於2013至 2014年度分別有5宗及31宗預約及緊急手術死亡個案,兩項數據都較前一年度大幅下跌分別60%及50%,脫離表現遜色的行列。醫管局外科中央委員會主 席文志衛解釋,一向不太重視排名,因為少一個病人去世,排名就會輕易改變。

沒有留言: